1月18日,历时近2个月的2008年广州毽王争霸赛在天河体育中心落下帷幕。本次比赛自2008年11月22日开幕以来,深入广州6区的大社区,超过3万市民参加了活动,不分男女和国籍,年纪最大的78岁,最小的5岁,成为目前中国规模最大、参赛人数最多、设项最多、历时最长的群众毽球比赛,也成功打造出广州市群众体育的新品牌。
“师公”“徒孙”同竞技
总决赛当天,热爱毽球运动的广州市民将“广州毽王”决赛现场围了个水泄不通。比赛“一鸣惊人”当数15岁的“花毽神童”冯浩辉,玉女穿梭、观音坐莲、狮子采青、神龙摆尾、一字马救毽等招招式式,令人叹为观止。赛后,很多“毽迷”和粉丝也纷纷找他合影,不少毽友都特意来祝贺他,邀请他到各个公园传授技艺。
来自广州市第37中学的冯浩辉来头还不小,踢毽子已有7年。每逢周末,冯浩辉都会在白云山上踢毽,刚开始在广州毽球名校惠福三小踢网毽,但自从在白云山上邂逅“校长”,就迷上了集美感、性感和立体感于一身的花毽,拜师学艺,加上他小时候也学过点武术,这让他学起花毽事半功倍,短短几年,已经在花毽界小有名气。冯浩辉说当他展示毽艺得到观众喝彩时,就会感到特别兴奋,他已经立志,有朝一日要成为广州乃至世界的花毽翘楚。
冯浩辉和他的“云星队”最终只得到季军,不敌他的“师公”,在广州毽球界有“毽痴”和“校长”美誉的黎红卫的“云山明珠队”。颁奖后,黎红卫搂着“徒孙”和奖杯合照,黎伯这位新任“毽王”对小冯推崇备至。如果不是决赛时过于紧张而出现一些失误,“师公”未必赢得过平时训练“出神入化”的“徒孙”。最令“师公”骄傲的是,广州花毽“后继有人”,冯浩辉等人迟早将会“青出于蓝”。
进一步推广毽球运动
看到如此火爆的比赛现场,广州市体育局副局长关渭贞表示,毽球运动在广州非常有生命力,必将成为广州市群众体育的重点和亮点。广州市毽球协会主席黄新明则强调,广州市毽球人口有10多万,本次比赛得到市民如此热烈的响应,广州市不愧“全国毽球之乡”的美誉。“广州毽球的群众基础非常好,本次赛事深入广州的各个角落,进一步推广了毽球运动,更结合广州承办亚运会的主题,营造了广州市民迎亚运的热烈氛围,同时赛事赞助商的公益宣传也收到显著成效,应该说做到了多赢。”
黄新明还透露,下一届的毽球赛初定在“奥运日”——2009年的8月8日,北京奥运会一周年纪念日和“全民健身日”开幕,广州市毽球协会从现在起将马上总结,不仅要把“广州毽王争霸赛”搞成传统赛事,还要从让市民更好地观看比赛等方面进行改进,将之打造成广州群众体育的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