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彩毽球飞起来
2007-05-29 13:18
    开封网消息,“小毽子,花羽毛,便宜实用占地少。你一脚,我一脚,毽子飞舞人欢笑。既练腿,又练脑,心肺功能大提高。健身娱乐交朋友,踢到八十不显老。”夏天到了,不少市民重拾童年玩过的毽球,大家伙围着踢,赛出个胜负,输的要请客吃雪糕。亲朋好友一起做运动,健康又快乐。
    独特的风景线
    倒勾、扣球,彩色的毽球在网间翻飞,毽球高手们不断玩出高难动作,喝彩声、加油声响个不停……5月23日,开封市回中训练馆里挤满了该校毽球队的运动员和观众。马振宇带领周全、刘琦、李震、吴启龙、姚智峰等队员进行分组对抗,盘、跳、磕、蹦、拐,毽球魔术般在他们的脚上、腿上、肩上、头上旋转翻飞,幻化出一道道炫目的弧线,令人眼花缭乱。而在操场上、走廊里,到处都是踢毽球的孩子。单踢、对踢、分队踢,小小的毽球给学生们带来无限乐趣,校园里充满了欢乐的笑声。
    “踢毽球已经成了我们学校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回中毽球队主教练马振宇笑着说,毽球集羽毛球的场地、排球的规则、足球的技术为一体。毽球运动强度不大,强调技巧性,又不失对抗性,对锻炼学生的协调性、灵活性,培养学生不怕困难的拼搏精神和相互协作的团队意识十分有利,很受学生们的欢迎。毽球已经成为了该校全校性的健身活动。2004年,开封市回中毽球队正式组建。2006年,他们代表开封市参加了河南省民族运动会,并摘取了毽球项目的第五名。而在2006年10月举行的河南省第五届毽球锦标赛中,回中毽球队的小伙子们奋勇拼搏,一举夺得了中学组男子团体冠军。而该校也被河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河南省体育局命名为“河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训练基地”。
    开封又见毽球飞
    “今年以来,我发现踢毽球的人渐渐多了起来,开封又见毽球翻飞。”作为十一化建公司的职工、当年也是毽球高手的王升告诉记者,上世纪80年代,毽球运动在我市很流行,几乎家家有毽球,人人善踢。领导带头的车间队、祖孙三代齐上阵的家庭毽球队、学校的班级队、街道队等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十一化建公司就组建了专门的毽球队,“那时候训练用的毽球大多是自己用羽毛、牛皮纸等材料做的,很简单,却带来了无穷乐趣。每逢周末对抗赛,职工、家属纷纷搬着小板凳去观战,很是热闹。毽球在锻炼身体、丰富职工文娱生活的同时,也增加了企业的凝聚力。”王升说。
    进入20世纪90年代,练习毽球的人越来越少,很多年轻人更是不知毽球为何物,这让王升与伙伴们很是揪心。但这两年,随着人们日益注重健康,毽球再度出现在开封的大街小巷。一些毽球高手,不时穿梭于各大公园、广场,义务教群众踢毽球,亲身展示和传播踢毽球的健身之道。王升表示,一个小小的、上下飞舞不定的毽球,踢毽者要在最有利的一刹那间来控制它,在空中完成各种接、落、跳、绕、踢的动作,过早过晚都会失败,这就需要做到反应快、时间准、动作灵敏、协调。经常系统、科学地参加毽球运动锻炼,能够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提高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及其他内脏器官的机能,延缓人的衰老过程。
    踢出花样年华
    “毽球给了我很多,我喜欢跟它相伴的日子。”回忆起最开始接触毽球,17岁的李震似乎又回到了当初“两眼一抹黑”的情景。高一的时候,开封市回中选拔毽球队员,抱着踢球好玩,又有利于升学的念头,李震报了名。“当时测试的项目可多了,弹跳、反应能力、球感都要考核。”一番过五关斩六将,他很幸运地入选了。
    2006年10月一次意外的受伤让他对毽球的感情突然升温了。那会儿李震正和队友积极备战河南省民族运动会,训练时他用力过猛拉伤了大腿肌肉,疼得他汗刷刷往下流。本以为不用辛苦练球会很轻松,但一天、两天、三天……看着队友在场上挥汗如雨,李震的心里又急又气。“脚特痒痒,我想踢球,想跟兄弟们一起奋战。”李震说,受伤的日子让他明白了,毽球对他有多么重要。“以前自己心理素质较差,学习上遇到一点挫折、比赛时碰到一些困难就容易发急。通过一年多的毽球训练和比赛,我慢慢懂得了在逆境中需要更冷静的头脑。”李震的话语中充满了对毽球的热爱,而正是这种简单而真挚的感情让李震踢出了属于自己的花样年华。
    播撒快乐种子
    5月23日,在滨河路附近的一块空地,李济生和他的队友们用粉笔画出个场地,拉起个网,玩得热火朝天。“我们是在一起踢毽球认识的,已经一起组队练习、比赛两三年了。隔三差五总要结伴踢上一两个小时。我们几个人还经常凑在一起看毽球比赛的碟,‘偷招’学习动作和战术,不时找其他毽球爱好者切磋挑战一下。”李济生告诉记者,他们这支球队里既有土生土长的开封人,也有来自山东、浙江等省的外地打工者……大家踢球水平有高低,快乐却一点也不打折扣。
    “刚开始我都踢不着毽球,但没人嫌弃我,他们都热心指导我。毽球在我们中间播撒着快乐的种子。”练了两个多月,毽球新手刘凤芸如今踢得很漂亮。“我是做文秘工作的,长期低头伏案,颈椎不好,还有点胖,练了毽球后,我比以前瘦了3公斤。” 刘凤芸现在的口头禅是“要减肥就踢毽球”。
    相关报道
    毽球,也叫“网毽”,是我国民间的一种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活动。踢毽子技巧起源于汉代,在考古发现的汉砖上就有踢毽子的画。到了唐宋时期,踢毽子非常盛行,踢的花样也很多,还有专门制作出售毽子的店铺。
    1984年,毽球被列入我国正式开展的体育比赛项目。1987年,中国毽球协会成立。现代的毽球是用4支白色或彩色鹅翎成十字形插在毛管内,与下部毽垫连接而成。比赛场地长11.88米、宽6.1米,中间以球网相隔。比赛双方各派3名选手出场。其技法以踢、触为主,可用头、脚及身体去接球,但不能用手臂去触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