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教育口找突破 广州推广毽球有绝招
2007-01-10 15:58

  据广州市毽球协会的不完全统计,目前广州市每天坚持参加毽球运动的有上万人,而参与踢毽子的市民则超过10万,这当然与中国人踢毽子历史久远有关,也是毽球既能健身强体,又消费低廉兼不受场地限制的原因,同时,这与广州毽球工作者不懈努力的推广密不可分,他们有自己的绝招。

  招牌:走教育路线

  除了与企业联姻,紧抓教育也是广州推广毽球的招牌,说起越秀区中小学生“人手一毽”的佳话,肯定能勾起很多广州人童年的美好回忆。现在,毽球依然是广州市中小学生体育比赛的拳头项目之一。

  老实说,踢毽子在课间时间进行,不受场地限制,一个毽子,学生围一圈就可以玩。特别是在冬天,既可以健身,又可以取暖,自然深受学校师生的欢迎了。与中小学生体育紧密结合,广州的毽球运动可以说找到了最坚实的基础和生存空间。而广州市毽球协会的秘书长李应斌就是广州教育界的中国毽球精英,毽球运动在广州教育界的发展自然是“近水楼台先得月”了。

  李应斌是位满族猛男,从小就参与网毽训练,其后作为运动员曾多次参加全国以及省市的毽球赛,还有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等,获奖无数。退役之后,李应斌目前已经是中国毽球的裁判长级人物,同时担负培养毽球裁判员的任务。在去年的广州毽球世锦赛上,他还在比赛场馆外设计了一条史无前例的“毽球文化长廊”,宣传毽球运动的历史和发展,以及该运动的健身之道,得到了国际毽联的高度评价。

  新招:寻找突破口

  当然,如果不求创新,广州的毽球运动就不会如此蓬勃发展了。在本届全国锦标赛的开幕仪式上,广州首创的花毽团体操登场亮相,受到了国际毽球联合会主席晓敏的高度评价。

  的确,在网毽之外,广州的毽球人也希望在中国传统的花毽上作出自己的贡献。过去,广州花毽队一直致力于在毽球的普及工作,在省港澳巡回表演,涌现了邓永生、龙荣波等一批花毽高手;如今,他们正致力于完善比赛规则,以求可以举办正规比赛。上月,广州首届花毽比赛尝试的正是团体操的比赛,按难度、整齐度、新颖度打分。在刚刚结束的广东省少数民族运动会上,花毽团体操也首度成为了表演项目。

  就此,有人甚至提出,如果花毽团体操行得通,我们可以建议2010年广州亚运会的开闭幕式考虑一下这个节目,毽球非常有中国特色,如果特制一些会发五颜六色的光的长毽子,花毽团体操就能够制造“蝴舞”的美景。

  此外,随着广州市大型社区、众多楼盘的出现,广州的毽球人也在开发普及毽球运动的新“市场”,实行推广重心从公园到社区的转移。广州市毽球协会副会长黄友泉就是搞群众体育的专家,他策划的以毽球表演和游戏为主题的毽球推广活动获得了国家体育总局的高度评价。他提出,目前楼盘小区的老人锻炼热情很高,因此,为什么广州市毽球协会不将毽子送到广州市的各个小区去呢?等各小区都有了自己的毽球队,那么,广州市的社区毽球比赛也将诞生。(南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