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全国毽球锦标赛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看到群众毽球开展得如此欣欣向荣,国际毽球联合会秘书长苏洁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强调,这坚定了他对毽球运动的信念,那就是“小项目能有大作为”。 苏洁指出,踢毽子在中国已经有超过2000年的历史,群众基础较好,其发展具备了先天优势。网毽运动诞生后,毽球比赛得以规范化,该运动也逐渐得到外国人的青睐。
虽然国际毽球联合会在1999年才成立,但在亚洲以外的国家和地区,该项目运动水平却提高很快,如匈牙利和德国。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对毽球产生兴趣,希望加入国际毽联,法国、芬兰、奥地利、英国和美国都先后成立了毽球协会,本次在广州举行的全国毽球锦标赛更是吸引了来自美国的毽球爱好者前来观摩。
毽球还是东南亚运动会的正式比赛项目,并设有金牌,越南等国家都有专业的毽球国家队,这也是越南队在世锦赛上成为大赢家的缘故。不过苏洁认为,中国毽球运动应坚持业余模式和群众模式,这更符合国际体育发展的规律。中国队虽只是业余队,但仍能打破越南队在世锦赛上的“垄断”,这足以证明中国队的实力。
苏洁还指出,这些年来中国毽球的发展关键看广东。在各种客观因素的促进下,广东毽球运动的群众基础、普及率和运动水平方面都是全国最好的,而广州市每年都举办各种各样的毽球比赛,如去年的世界锦标赛和今年的全国锦标赛,广州还因此得到了国家体育总局的充分肯定,成为了中国首个“毽球之乡”。苏洁认为,这跟广州市毽球协会骨干和教练员、裁判员等技术骨干的努力分不开,他们推动全民健身,为中国毽球培养出大批运动员,而最难得的是,他们每个人都是用自己的业余时间为毽球运动作贡献的。
目前国际毽球比赛(网毽)的规则都以中国规则为蓝本,但改革步伐缓慢影响了毽球运动的进一步推广。广州是网毽及其比赛规则的发源地,广州市毽球协会主席黄新明也是国际毽联的技术委员会委员,因此苏洁希望,广州市毽球协会未来能在毽球的进一步推广上作出更大贡献。(广州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