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毽球,南充人了解不多;对于彭俊勇,人们更是陌生。笔者认识彭俊勇是在去年嘉陵区举办的一次毽球表演上。当时,彭俊勇带领学生们在舞台上盘、跳、磕、蹦、拐,一支支花毽魔术般在彭俊勇和他的学生们的脚上、腿上、肩上、头上旋转翻飞,幻化出一道道炫眼的弧线,令人眼花缭乱。
彭俊勇与毽球结缘纯属偶然。1986年刚参加工作到村小担任体育老师没几天,彭俊勇便被学校派去参加县里的毽球裁判培训班。此前从未和毽子打过交道的他一下子就被毽球的万般变化迷住了,从此一发不可收拾。1年后,彭俊勇便代表四川参加了在重庆举行的全国毽球锦标赛,此后又多次参加各级比赛,均取得了不俗的战绩。
进入20世纪90年代,练习毽球的人越来越少,很多年轻人更是不知毽球为何物,这让彭俊勇很是揪心。“一个毽子也就两元左右。一个人玩行,几个人拉网玩行,围成一个圈玩也行。加上这项活动要求足球的基本技术、排球的战术意识,羽毛球的步伐移动,实在是一项很好的全身运动方式。作为民间传统的体育活动,毽球可算是中国的国粹,就这样失传实在太可惜了。”
自从被嘉陵区作为优秀人才引入到嘉陵一中后,彭俊勇对毽球更加痴迷,只要有机会,他就会毛遂自荐去各学校进行毽球表演;节假日,他将表演场搬到公园、广场,抓住一切时机向人们展示毽球的魅力。2003年,他自编讲义,对南充的数十名毽球辅导员进行培训,并促成了嘉陵区首届中小学生毽球运动会的举行。与此同时,他还将毽球带进体育课堂。1994年,他带领的青居一小女子毽球队代表四川参加了第六届全国中学生毽球比赛。去年,他带领的嘉陵一中毽球队代表我市在参加第五届全国农民运动会四川毽球选拔赛中,一举获得了除花毽外7个项目的第一名。而在高手云集的全国农运会上,他们也获得了三银一铜的好成绩。(何奉江 唐扬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