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回“花键之乡”的美好记忆 
2004-06-14 06:20

 

     我爱踢毽还得从童年说起。我有幸出生在号称“花毽之乡”的鄂西北的一个贫困山区,那里的小学没有足球、没有健身圈、更没有游戏机。半堵墙的教室没有门窗,没有火炉,课间休息时,孩子们把踢毽作为暖身体的法宝。那真是“人人有毽,个个会踢”。孩子如此,从孩子长成大人,更是踢毽技艺非凡的“乡脚”。冬闲季节的山村是踢毽子的王国。时逢春节,全村自发地举办踢毽子比赛。是时几乎是全村出动,子孙上场,祖辈助阵,场面甚是热闹。

     从小学到高中,毽子一直在我身边,成为休息时形影不离的“好伙伴”。到大城市上大学后,暂停了这一活动,但这项青少年时期对踢毽子的热爱所打下的健康基础,却使我在参加工作后体力充沛、勇往直前……

  年近60的时候,我的身体先后出现了胆固醇偏高、睡眠质量下降等状况。为了改变自己的状态,我决定把踢毽子的活动拾回来。决定拾回踢花毽的习惯后,时隔不久,我参加了“北京首届迎新花毽比赛”,竟然荣获老年组第二名。  

     从那时起,我每天清晨坚持踢毽,晴天在街心花园与毽友合踢,风雨天就在大楼的走廊里踢。到外地讲学、开会,我都带上毽子,又和毽子形影不离了。我想没有家乡的花毽,可能就不会有我这么健康快乐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