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毽球协会第四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于2004年9月8日至10日在辽宁省丹东市召开。来自全国近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行业体协和部分大专院校约40名代表出席了会议。大会选举产生了协会新一届领导机构,通过了《第三届委员会工作报告》和《关于修改章程的报告》。在承办单位丹东市体育局的周密安排和全体委员的积极配合下,大会圆满地完成了既定任务,达到了预期效果。
9月8日上午,国家体育总局社体中心主任李杰同志出席大会并作了重要讲话。他指出,中国毽球协会的换届事宜已经国家体育总局党组批准,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关系到我国毽球运动今后几年的发展。国家体育总局社体中心副主任公冶民同志代表第三届委员会向大会作工作报告。报告回顾了中国毽球协会自1996年换届以来在组织建设、协会管理、竞赛工作、新闻宣传、国际交流、科学研究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在此期间,协会适应市场经济要求,明确了指导思想,调整了工作思路,做了大量工作。工作报告对中国毽球协会第三届委员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亦进行了实事求是的分析,指出基础建设、制度建设、技术人员队伍建设较弱和经费严重不足是中国毽球协会面临的主要问题。国家体育总局社体中心业务三部副主任苏洁同志在会上作《关于修改章程的报告》。中国毽球协会根据民政部的要求,参照民政部下发的《社会团体章程示范文本》,结合新形势和新环境对协会原章程进行了较大的修改和必要的补充。新章程明确了协会的性质、宗旨,并规定中国毽球协会接受国家体育总局社体中心的业务指导。
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国毽球协会第四届全国委员会。晓敏同志和苏洁同志分别当选协会主席和秘书长,公冶民等12位同志当选为副主席,其中教育系统有5位同志当选为副主席,这是此次换届的一大特色。国家体育总局社体中心主任李杰同志受国家体育总局委托向新任中国毽球协会主席晓敏同志颁发了证书,晓敏同志则代表协会向各位当选的副主席、秘书长和委员颁发了证书。
8日下午,与会代表分组讨论了第三届委员会工作报告,代表们充分肯定了中国毽球协会过去8年是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全面发展的8年,代表们同时也提出协会应加强制度建设,加大骨干培养和宣传力度,积极推广毽球运动,完善毽球比赛制度,使毽球运动逐渐向稳步方向发展。
代表们在审议了修改章程的报告后认为,新章程对社会主义市场条件下协会性质、宗旨、任务和组织结构进行了充分的阐述。本次修改既遵照了民政部关于社会团体的统一要求,又结合了毽球运动自身的特点,文字简洁,内容规范,对毽球运动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9日上午新任主席晓敏同志作了发言,她感谢国家体育总局和全体代表对她的信任,并表示将与全体委员一起,团结合作,勤奋工作,与时俱进,为振兴毽球运动而努力。对今后的工作,她提出了四点要求: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和项目发展观;加强协会的自身建设,加大协会工作力度;做好宣传工作和搞好国际毽球联合会秘书处工作。她特别要求协会工作要系统化、网络化,以点代面抓典型,以科学的发展观积极开拓市场。
换届改选期间,与会代表还集体参观了丹东市的群众性毽球活动,深受教育,为表彰丹东市在开展群众性毽球活动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经国家体育总局批准,中国毽球协会正式授予丹东市"全国毽球城"的荣誉称号。
本次会议历时两天,在与会代表的共同努力下,中国毽球协会第四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取得了圆满成功,中国毽球协会迈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